地區
發佈單位(人):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活動主旨:第十三屆國家文藝獎得主揭曉 add_this [ 加入我的訊息追蹤清單 ]
活動地址:
活動日期:2009年07月8日~2010年07月8日
主題類別:重點訊息
推薦活動:
活動內容:

經過長達七個多月之推薦、提名、評審,乃至決審的過程,最受國人及藝文界矚目,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所主辦的「國家文藝獎」,於7月6日正式公佈第十三屆得獎人。

  分別為:建築師 王大閎、小說家 王文興、表演藝術家 金士傑、視覺藝術家 陳界仁、剪接指導 陳博文、指揮家 廖年賦(以上係按姓名筆畫排序)。

  為獎勵具累積性成就之傑出藝文工作者,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自1997年開始辦理「國家文藝獎」(原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至今已至13個年頭。本屆依據2007年9月17日董事會修訂通過的「國家文藝獎設置辦法」,持續強化「國家文藝獎」長期以來所建立的價值與公信力,從第十二屆國家文藝獎開始,決審團另聘七至九名委員組成,並負責決審事宜,使評審機制更趨嚴謹。在歷經推薦、提名、入圍、評審,乃至決審的謹慎評選程序,並於7月6日國藝會董事會通過後,正式確定第十三屆國家文藝獎得獎者。

  本屆得獎者為臺灣當代之傑出文藝工作者,他們均以生命力量堅持持續藝術創作,並積極創造獨特且具時代性的美學風格,臻至卓然成家。

  建築師王大閎 為台灣現代建築運動的先驅,建築設計中融入傳統人文思想;其整體作品有其標竿性,深具文化性及藝術性,在台灣現代建築發展史上發揮持續的影響力。小說家王文興之作品深具實驗性與創新性,每一部小說均引起廣泛注意,其文字肌理細緻,富於多重指涉,不僅建立個人美學風格,更將漢文之表達潛能推向一個高峰,對當代文壇深具影響力。

  表演藝術家金士傑 自八零年代開始參與台灣當代劇場原創運動,迄今不輟。融合中西元素,創建獨特藝術風格,編導表演作品成就斐然;並以諸多精采動人之表演作品,為台灣當代表演藝術建立標竿及學習典範,他同時以嚴謹而多元的教育方法,成功地作育諸多後進菁英,為台灣劇場生態挹注新生力量。

  視覺藝術家陳界仁 為國家文藝獎歷屆美術類中最年輕的得主,其創作思維富涵前衛性及批判性,作品帶動弱勢族群關注議題與討論,深具歷史意識及社會文化價值,他的創作接軌國際,並具跨領域藝術價值,且作品持續受到國際藝術界關注及高度評價。

  剪接指導陳博文 持續在專業領域工作近三十年(1980-2009),以純熟技術為經,以藝術品味為緯,再造作品的靈魂。其作品產學價值面寬廣,舉凡藝術、商業、紀錄片、動畫等,皆全力以赴。他參與許多台灣揚名國際電影的剪接,長期協助台灣新電影導演們完成作品,提升其對電影之視野,並持續培育剪接人才,不遺餘力。

  指揮家廖年賦 是首位憑藉一己之力,籌組大型私人交響樂團,活絡台灣樂壇,對於國內音樂環境的改善及素質的提升,貢獻卓著,持續四十餘年從未間斷。其擔任樂團指揮時,經常演出本國原創作品;參加國際演出活動,屢獲獎項,並長期培育國內音樂人才達半世紀,影響深遠。

  在得獎名單公布後,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將於10月29日(四)下午於中山堂舉辦「第十三屆國家文藝獎贈獎典禮」,分別贈予六位得獎者獎金六十萬元及由楊英風先生所設計的獎座乙座。除此之外,為了對得獎者表示尊崇,並擴大「國家文藝獎」的影響力,本基金會與愛樂電台聯合製作本屆國家文藝獎得主之專輯節目,並與交大合作校園推廣計劃,舉辦「浩然講座」系列演講、座談與工作坊活動,並與公共電視台合作拍攝得獎者之紀錄片──「文化容顏音像紀實」,拍攝完成後出版DVD,亦將於公共電視台播出,使社會大眾得以更加貼近得獎者的藝術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