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
發佈單位(人):
文建會
活動主旨:臺博館「百年醞味─台灣醬油產業特展」 即日起展出 add_this [ 加入我的訊息追蹤清單 ]
活動地址:
活動日期:2009年07月7日~2010年08月30日
主題類別:展覽訊息
推薦活動:
活動內容:

由行政院文建會所屬國立台灣博物館為慶祝建館101週年,特別規劃台灣百年產業特展系列,與丸莊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台北市政府文獻委員會與財團法人台灣博物館文教基金會協辦,將自7月7日起至8月30日止於該館2樓迴廊展出「百年醞味─台灣醬油產業特展」,展覽中除介紹台灣醬油產業的發展外,也強調歷史情感與現代人文關懷的議題,並特別規劃具童趣的互動式裝置體驗內容,讓大人及小朋友都能藉由該展了解到我們每日都會接觸到的不起眼的黑黑的醬油,其實充滿了歷史故事與趣味。


        國立台灣博物館館長蕭宗煌指出,台灣博物館過去在自然生態及生物上的典藏相當豐富,在常民文化上,過去較著重在原住民,今年首度推出台灣百年產業系列
「百年醞味─台灣醬油產業特展」,期待透過發掘台灣醬油產業特有的文化特色,讓民眾了解其文化內涵與影響。


       「百年醞味─台灣醬油產業特展」並配合辦理相關的教育活動,台博館特別邀請到文史學家莊永明老師、國際視覺藝術大師陳俊良老師、「台灣女食神」莊月嬌老師,以及台灣百年醬油品牌經營者莊英堯先生等四位專家,於8月份每周六下午進行與「醬油」有關的專題演講,將是國內首次結合產官學研各界共同參與的「醬油」盛會。


        台博館策展研究人員向麗容表示,醬油是由『醬』演變而來,原意為「肉醬汁」(醢),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國的周朝就有製醬的記載。醬油起源於中國古代皇帝御用的調味料,是肉類剁碎、發酵所取得的調味汁,與現今的魚露魚製造過程相近,因為風味絕佳漸漸流傳到民間,也成為亞洲民族料理食物時不可缺少的醬油文化。從一粒粒晶瑩飽滿的黑豆與黃豆,經過麴菌、水、環境與時間的蘊釀,成為我們日日餐餐的元氣來源,滿足我們對於美好生活的渴求。


        使大豆發酵成為調味料的智慧乃是源自中國。明鄭時期的軍士百姓,為台灣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好味道,日據時代,日本人引進機器設備,開啟醬油現代工業化。國民政府遷台後,醬油釀造技術與口味不斷翻新,台灣各地釀造工廠也蓬勃發展。而台灣最早出現以營業為目的的醬油工廠,是在1901(明治34)年1月,日人鈴木壽作氏在新竹市東門首先創設鈴木醬油釀造所,仿製日本名古屋地方是淡色溜醬油,專供渡海來台之日本人消費。在當時醬油已為十大食品工業之一(當時以製糖為最大宗),總價額超過澱粉、飲料、麥酒,可說是相當重要的民生食品。


        醬油在亞洲地區也已經發展出綿延不絕的豐饒美食文化,醬油是日本人味覺的出發點;對韓國人而言,韓醬是非常重要的調味料;中國四川料理也以豐富的調味醬料而聞名。以湄公河豐富的魚產所製作的魚醬,形成東南亞的魚醬文化圈,與大豆榖類為原料的榖醬文化圈分庭抗禮。


        台博館位於台北市襄陽路2號(228和平公園內),開放時間為週二至週日上午10時至下午5時(週一休館),國定假日照常開放,全票20元、半票10元。另同時展出出「注意!恐龍出沒......」(至8月30日止)、「自然香頌~台灣生態藝術特展」(至11月1日止)、「蟲學與蟲藝:昆蟲文物特展」(至10月11日止)、「探微觀植-顯微鏡下的植物世界特展」(至明年6月30日止)等。民眾如欲查詢詳情,可上台博館官網http://www.ntm.gov.tw/、或電洽              (02)2382-2566                       (02)2382-2566          (02)2382-2566查詢。


新聞聯絡人:
國立台灣博物館  賴婉婷  電話:              02-2382-2699         02-2382-2699#406

                          文建會媒體公關組  黃莉雅  電話:              02-3343-6336         02-3343-6336

臺博館館長蕭宗煌於會中致詞
臺博館館長蕭宗煌與貴賓參觀展場
臺博館館長蕭宗煌於會中致詞臺博館館長蕭宗煌與貴賓參觀展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