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
發佈單位(人):

活動主旨:非20度C-台灣當代藝術的「常溫」影像 add_this [ 加入我的訊息追蹤清單 ]
活動地址:
活動日期:2008年05月31日~2008年07月27日
主題類別:展覽訊息
推薦活動:
相關網址:
活動內容:

非20度C-台灣當代藝術的「常溫」影像

主題: 當代影像展
2008.05.31 ~ 2008.07.27
地點:美術街、A1展覽室、B1展覽室

《非20度C-台灣當代藝術的「常溫」影像》

  

  策展人 施淑萍

  

  自從西元1826年,法國尼埃普斯(Nicephore Niepce 1765-1833)製成首次可以攝影的圖像,以及法國畫家達蓋爾(Louis J M Daguerre 1789--1851)於1839年宣佈「銀版攝影」技術並命名為「達蓋爾照相術」後,無疑地象徵著人類複製年代和新的藝術時代的來臨,似乎也逐漸向後世宣告攝影強大的魔術力,足以普遍影響人類的生活且改變藝術的創作模式。

  

   80年代末期,台灣因解嚴之故,以往視為禁忌的事情也逐漸解放開來,無論在思想、言論、意識形態上均可有更多的發表空間和流通的管道,影像藝術的發展也更加多元化。1982年日本公司發明數位相機,直接將攝影帶入電腦科技的數位時代,之後1989年美國Adobe公司發明Photoshop影像處理軟體,使攝影作品後製作的影像處理蓬勃發展,除了靜態的系列性攝影圖片的呈現之外,動態的連續性「影像藝術」也成為繼承攝影二度平面展示三度空間,甚至是跨越時間的四度空間的展示方式之一。因此90年代之後,台灣當代藝術創作出現攝影結合觀念藝術、裝置藝術的影像作品,表現出有別於寫實、沙龍或紀錄影像的藝術作品及展示型態,改變一般人對攝影藝術的印象與認知。

  

  《非20度C-台灣當代藝術的「常溫」影像》展,即以跳脫傳統在暗房顯影時需要維持「恆溫」攝氏20度C之標準為引喻,企圖從當代藝術的角度來觀察台灣影像藝術的發展現象。本展邀請14位台灣當代中、青輩以影像創作的藝術家參展,以呈現B(Balance)度‧基點之時間定格的「常溫」影像作品,並以<圖影‧錨點>和<層疊‧凝滯>二主題規畫展出。透過影像藝術中的台灣地貌景觀意象所傳遞出一種屬於理性的、安靜的、緩慢的、超越時空的文本語意,去理解藝術家對於週遭環境、社會情況的另種詮釋與見解。

  

  (一)圖影‧錨點

  

  如果說在寫實攝影階段,影像是外在現實世界的「再現」,那麼當代後現代主義階段的影像藝術則成為創作者內心世界的「再現」,對於影像藝術的探討也重新回歸到觀者本身,重視人的內在思維。法國後現代思潮著名的哲學家布西亞(Jean Baudrillard,1929-2007)認為當代是處於在傳媒掌控下,充滿著符號與象徵的視覺文化,在視覺文化中「超真實」(hyper reality)代替了真實,物質與實體在當代文化中缺席,所以我們的消費活動是從實質物品的需求,轉移至「符號消費」,如同麥當勞的M象徵著漢堡等速食,然而M這些符號的本身是空洞、無意義的。(註1)因此延伸至當代影像的呈現,似乎可以在引用其他母體原型的符號形式下,藝術家也可以創造新的符號「生命」。

  

  因此在某些創作中,可見到創作者藉由在靜態的或動態的影像畫面中某種「符碼」的導引,來傳遞藝術家的創作意念。如本展中江忠倫、林雅慧、吳政璋、胡財銘、陳順築、許哲瑜、游本寬、賴易志的作品皆有著像物體、文字、色彩、光或標地物等「符碼」存在於攝影畫面中,這些「符碼」在展覽中將成為觀者的視覺錨點,激發觀者在欣賞作品當下,從自身不同角度的記憶生命經驗中去擬造、綜合、辯證其他因素,進而建構出一種新的審美經驗與脈絡(context),並同時回應作者的觀感,形成主體/客體在無形的精神領域中相互感通、交流的有趣現象。

  

  (二)層疊‧凝滯

  

  羅蘭‧巴特在其著作《明室-攝影札記》中曾經提到攝影與「過去」的關係,對於他而言,相片中的物體或人的靜止狀態,是將已過去的拍攝時間以停頓的狀態所構成的。因此當攝影成為動態的電影時,攝影的「此曾在」卻隨之變質了,因為馬上被接續不斷的影像否定襲捲而走。如此有關時間的消逝或重現與否,並延伸至對自然萬物變化的細微觀察,並嘗試以攝影或連續影像緩慢前進、倒序的方式來呈現,似乎在台灣當代藝術家如林冠名等人的作品中也討論著。

  

  在20世紀50年代的英國興起,而在美國於50年代中期達到鼎盛的普普藝術(Pop Art),以大量的廢棄物、商品標誌、廣告海報等複製圖像,以拼貼的組合呈現在畫面中,普普藝術延續達達主義的精神,將複製品變成藝術品的媒材,打破藝術品「獨一無二」的原創觀念。在台灣年輕世代的攝影影像作品中,藝術家李文政以台灣社會消費文化常有的物件如免洗碗、免洗筷、冷氣等,透過電腦軟體的輔助,使物品不斷重複出現在畫面中,堆疊形成類似普普藝術觀念的作品。在層層堆疊反覆的物件中,反應出在台灣現實生活環境中的麻痺感及錯亂感。另外,在攝影影像作品中,創作者如陳永賢、陳宛伶、蔡孟閶、林育聖等人,則以快速定格影像、呈現堆疊、或並置對比的畫面,所產生的一種「真」與「非真」的對應關係,或重複循環的慣性表現,來提出藝術家面對周遭生活環境下的各種層面包括社會、經濟、人文等現象的觀察,與省思日常生活中人們不同的角色扮演或認同,以及行為狀態的表現。

  

  從照相機被發明後到現在的數位相機出現,可以確定的是影像的工具會繼續的革新與改變,而作為影像藝術的創作者,也將隨著科技的發展,繼續以新的技術與內容表現他們觀看世界的方式。台灣當代影像藝術創作者,藉由作品提呈凝視的文化現象,也提出他們/她們對現實世界的提問。《非20度C-台灣當代藝術的「常溫」影像》 意圖展現的是常溫下的中介況境,也是一種處在非高溫亦非低溫現象中的靜觀,所建構出影像自身給出的意義。此時讀者的詮釋與回應,將是這些瞬間拍攝的真實,再生的一道曙光。

  

  

  註釋: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Hyperreality,《Hyper reality》,97年5月18日查詢。

  

  

出版品:《非20度C-台灣當代藝術的「常溫」影像》展覽專輯
聯絡人:施淑萍